小米新机多久放开,以及小米新机多久放开保修对应的知识点,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小米手机离不开饥饿营销了,放开了卖难道会比饥饿营销销量低吗?
纵观小米手机这十年多的发展,无论哪一个新发布的机型,你看它哪一款是正常有货的呢?两三个月内是不可能有货的。再看看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刚发布那两三周没事多少货,一个月左右基本都能正常有货,小米真的是因为工艺难度高、量产有难度吗?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手机量产并不难,真正难的地方在于零部件是否能正常供货和你想量产多少,并不在于“组装”难度。很多情况下,零部件供应不上是因为芯片问题,毕竟只有高通和联发科这两家芯片设计公司供苹果、三星、华为以外的全球手机厂商们抢,芯片供应量基本被高通公司死死卡住脖子。而小米手机就是“你想量产多少”的问题,众所周知,高通在国内的知名度是与当年小米合作才能快速树立起来高端形象,高通也是小米重要的股东,所以小米往往能拿到高通高端芯片产品在国内甚至全球的首发权。一般而言,这种合作关系,会像其他厂商一样那么缺芯片吗?
所以问题也来了,小米为什么还要搞饥饿营销呢?对于库存问题,雷军也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你没有库存压力,这个公司才是真正健康的。”意思很明了,小米公司是“你要多少我才去生产多少”,并不像其他公司一样先生产出来再想办法卖出去,这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经营方式。
所以小米公司的手机根本不存在放开来卖这一说法,只是说市场要多少,我才生产多少出来。如果小米手机多生产手机出来卖,销量会低吗?我觉得不会比其他厂商的同等机型销量低,只不过以小米手机的定价,硬件上可能会亏本。
当然,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探讨。本头条号长期更新精彩科技数码内容,欢迎点个关注。
先问问是不是,小米现在还在搞饥饿营销吗?显然已经没有这样了,现在的市场竞争那么激烈,能够尽快的把货卖出去,尽快的抢占市场才是出路,谁会去脑残玩什么饥饿营销?小米的产品主要是因为高性价比的原因,市场的需求也比较旺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买不到货,然后一些人脑子也不动一下,直接说小米是在饥饿营销,这种说法虽然不准确,但是因为不用动脑子,所以才会广为流传。
实际上就以小米11为例,发布之后一个月不到的样子就出货百万台,你说这还属于饥饿营销吗?这明明是供不应求啊,手机这个东西是硬件产品,不是软件产品,可以随意的复制几亿份给你,手机的生产是需要时间的,这无疑会限制周期内的供应,但是需求往往就是一下子就来了,这样子肯定会带来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缺口。
当这个缺口很大的时候,很多人肯定是买不到的,自然会有怨气,这个时候那种无脑的饥饿营销的说法就很容易得到认同,毕竟大家需要一个发泄点,至于是不是真的那样,其实大家是不关心的,实际上你去市场上看看,除了小米,其他厂商的那些热门机器往往也会缺货,比较典型的就是华为Mate 40系列产品,你说华为也是在饥饿营销吗?
现在小米的产品就是敞开卖的,小米的产品践行的就是高性价比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抢手是很正常的,小米那边的主要问题是供货速度跟不上,特别是发布初期,备货就那么多,但是需求不会慢慢的增加,往往是发布之后很快就会来一个脉冲式的增长,这种情况下的确是不好抢,有怨气是正常的,但是不要说什么饥饿营销这种话了,一个手机而已,抢不到小米的,也可以去抢华为,OPPO,vivo,魅族等品牌的啊,选择那么大,何必老围着小米转?
小米如果不饥饿营销,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把部分机型放开卖的话,销量肯定会比现在的高,但小米为什么不选择放开卖而选择饥饿营销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销量不等于利润
这句话应该很容易理解,众所周知苹果手机的销量不会全球最高的,但手机的利润却是最高的,苹果手机的利润占到了整个手机行业利润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手机销量高并不等于利润高,利润才是企业最终想要的。尽管小米手机的销量挺高的,但整体的利润并不高,这与小米手机技术的研发的能力以及供应链的选择与管理都有很大的关系,说白了小米手机自主创新的技术比较少,给予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很难把利润点提上来。小米手机如果放开卖不选择饥饿营销的话,那么饥饿营销的机型就会影响到其他机型的销售,到最后就会出现手机整体利润更低的情况发生,这是小米不愿意看到的。
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小米公司为了抢占高端手机市场,不得不将小米与红米手机品牌分开,小米手机品牌主要开始冲击高端市场,而红米手机品牌主要抢占中低端手机市场。从小米公司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也想占有更多的高端手机市场,如果公司只是为了追求销量发展而不追求质量发展的话,那么,以后可能随时都会被其他的手机品牌所代替,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饥饿营销能够增加品牌热度
我们知道小米手机饥饿营销的主要机型是红米品牌下的几款机型,比如今年刚发布的K40系列与去年发布的K30系列,都是典型的饥饿营销手机产品,很多人都抢购过,但还是没买到,刚发布的k40系列机型还是这样,没有货。其实小米手机从一开始发布的时候就需要抢购,抢着抢着,小米手机就彻底的火起来了,这与小米公司的饥饿营销自然有很大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很多人都在谈论小米手机,网络上也在到处谈论小米手机,大家都在给小米打广告,真是想不上热搜都难啊!
手机市场以及产能有限
在今年2月25日的发布会上,卢伟冰还公布了上一代K30系列机型的销量,全球累计销量达到1100万台,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小米公司去年全球手机销量在1.48亿台左右,占全球市场份额11%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全球的手机市场就那么大,想要手机销量更多,只有不断的抢占其他手机品牌的市场才行,而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靠一下增加很多产量再通过增加销量来实现。另外,全球手机的产能也是有限的,主要受手机配件供应的影响,全球这么多手机品牌,生产的配件也不能只供应小米一家,一般都是分配好了,让大家都有钱赚,如果放开卖的话,手机配件的确很难供应上,所以小米公司会优先把配件供应给利润高的机型,饥饿营销的机型则会适当减少一些,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总结来看,这就是小米为什么不放开卖而选择饥饿营销的原因,你同意这些说法吗?
小米做手机已经11年了,但是依然没有一款产品真正做到放开销售,依然饥饿营销。用网友的话说,抗战都才用了8年;解决供应链,实现现货销售,作为一家500强企业,十年了都还搞不定么?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不是小米做不到饥饿营销,而是不想。即使背上“缺货”的骂名,小米也不愿意大批量备货。
首先、小米是一家轻资产公司
小米营收不错,还是世界500强。但是小米的运营模式走的是轻资产,并不愿意花大价钱去投产备货。以小米11为例(这应该是最不缺货的小米手机之一了),官方宣称备货达到百万级,就按成本2000块/部来算,小米就要投进去20亿,再加上仓储、运输、销售等,小米一个月左右就要投入这么多。
这还只是一款机型,目前小米有小米11、红米K40、K40Pro,至于千元机百元机那些就暂时不说了,小米还有生态链,业务涉及得非常广。所以小米不愿意投太多钱去备货,而是根据市场热度反应进行按量投产,这样没有库存压力,资金回笼快。
大家看看红米K30s,从去年的双十一开始,一直都没有现货,直到K40发布后,很神奇的居然在小米商城现货了(还甩锅说缺芯,不缺芯的时候也没见现货,所以这也不过是转移焦点罢了,明面上说缺芯,实际上则是暗指K40系列用的芯片好)。所以小米的饥饿营销也是官方把控,并不是不愿做,而是有意为之。
其次、小米也很重视利润
虽然雷军说过小米的硬件综合利润率不得高于5%,但是这数字经不起细算。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是挺高,但是小米的利润可不低。因为小米基本都是小米之家直营(参考优衣库模式),不是传统的经销商分销模式。所以小米之家的员工卖一部手机提成很少,没有大几百的利润空间,小米就出店铺开支和工人工资,这样一来,每一部手机的大头利润就落在了小米自己手上,这也是那些卖手机的不愿意卖小米的原因所在(赚不来几个钱不说,售后还麻烦)。
另外,小米饥饿营销,不用前期备货太多物料,不出三个月,再好的屏幕、处理器都会产能上升,同行大批量铺货,元器件的价格就会打下来,此时再去采购,那成本就低很多了。简单说,小米先开发布会发布PPT,价格定得极低,营造热度。这时候友商多少会受到波及,也会跟进,当大家都开始大量订购时,产能增加,价格就低了,顺便再订金预定生产,把利润最大化,风险降到最小。
也不能说这种模式有问题,毕竟企业也要规避风险。现在小米的体量大了之后备货也充足不少,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保守。
小米放开了卖难道会比饥饿营销销量低吗?
其实小米放开卖销量不见得能高多少。首先认可小米产品的消费者就不多,真要放开卖,那第一波卖得多了后,后面销量必然会疲软(除非降价促销),也就是说,每一款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就那么多。饥饿营销或许会流失一部分消费者,但现量供应也不会增加太多。
并且小米现在的手机也不是很难买,只要想买到,还是还买的(当然K30s、K40这种特难抢的除外)。还有一个原因,饥饿营销会造成一种供不应求的火爆局面,越是买不到有的人反而越要买,大家都骂缺货也变相等于肯定认可这手机,这免费的硬核广告不香么?真要现货了,可能真香程度反而低了,这也是一个心理战。
所以小米真是个鬼才,能把饥饿营销做得如此顺手也彰显实力。在缺货和销量的平衡中游刃有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米新机多久放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米新机多久放开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