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地球多少岁,以及太阳地球多少岁了对应的知识点,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21年太阳年龄和地球年龄?
目前对地球年龄最好的估计是45.5亿年,地球年龄通常指其天文年龄。
而太阳的年龄据估计已经有100多亿年了,所以太阳的年龄几乎是地球的两倍还多。
但是最新的天文学家指出地球的年龄很有可能超过50亿年,而地球的寿命大概在100亿年左右。
地球也是太阳捕获的星球,为什么有人说太阳的年龄没有地球大?
没有任何证据认为地球是被太阳捕获的,更多的证据认为地球是太阳系形成时,太阳吸积后剩余的一点点较重的渣滓形成的。
地球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0.0003%,也就是33万分之一,所以说是太阳形成时剩下的一点渣滓毫不为过。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形成时剩下的一点较重的渣滓呢?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及太阳本身的密度可以证明。
太阳是个巨大的等离子体,密度当然不大,只有1.408克/cm^3。然后我们按从小到大排列,各大行星的密度分别为:土星0.70g/cm^3;木星1.34g/cm^3;天王星1.58g/cm^3; 海王星2.30g/cm^3;火星3.95g/cm^3;金星5.2g/cm^3; 水星5.4g/cm^3。
而我们地球密度为5.518g/cm^3,在太阳系成为当然的单位重量级老大。
所有的恒星系统都是生成于一坨巨大的分子云(星云)。所有的星云开始都很稀薄,稀薄得比月球表面高度真空还稀薄许多许多倍。
如弥漫星云密度只有10~100个原子/cm^3,而月球表面空间环境真空状态比地球人造真空高许多倍,密度还是有地球大气的十万亿分之一,每立方厘米达到80000个原子。
这些星云在自身引力下会慢慢聚集,经历亿万年缓慢变化,密度会越来越高。当重大天体事件发生时,如超新星大爆炸,黑洞碰撞等事件造成的引力波动,会扰动加快星云的收缩。当中心引力渐渐加大,形成坍缩之势时,不均衡的骚动就会使星云旋转起来,离心力作用使星云渐渐形成恒星吸积盘,在这个巨大的吸积盘里,中心恒星渐渐形成,边边角角在碰撞中会形成行星和小天体。
我们太阳系在形成时,中心的太阳吸取了99.86%的质量,剩下的0.14%就被八大行星和许多的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瓜分,地球有幸分到了0.0003%的质量。
太阳形成时会产生强大的恒星风(带电粒子),将身边尚未被吸积的残渣余孽吹走,越轻的物质就吹的越远,越重的物质就吹不太动,只能环绕在身边。
这样就形成了类地行星(有岩石硬壳包裹的行星)在太阳系内环,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而远方的都是气态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
科学分析表明,地球年龄在45亿岁左右,而太阳年龄在46亿岁~50亿岁之间,这是天文学界绝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
似乎还没有哪位有影响的天文学家说过地球年龄比太阳大的话,不知这位题主从哪里听说,愿闻其详,再做讨论。
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应该是太阳系土生土长的,也没有看到比较有影响的科学论述,认为八大行星有哪颗可能是太阳捕获的。
地球在形成初期,还与一颗叫“忒伊亚”的星球撞了一架。
撞击后,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亚”大部分融入了地球,使地球质量和体积增大一成左右,而地球和“忒伊亚”被撞上天的熔岩物质共同生成了月球,这样地球和月球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了,血脉相连相依相伴了四十多亿年。
这个“忒伊亚”是个什么来头呢?是不是太阳系外来的流浪星球呢?迄今没有这方面的证据。更多的可能是太阳系形成初期,星球轨道还极不稳定,或许是距离地球轨道不远处形成的一颗行星,被双方引力吸引到一起吧。
地球经历了这一撞,虽然被撞歪了脖子,使自转轴与黄道面倾斜成了66°34′角,但却因祸得福,不但壮大了自己,还从此有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为生命的孕育和世界从单调变得多姿多彩创造了条件。
这是多么伟大的一撞啊,没有这一撞,很可能就没有今天的你我他,也没有今天千姿百态的生态世界。
地球是太阳系的亲生儿子,不是外来星球,请大家记住这一点。
时空通讯观点,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所发文章均属原创,引用内容或转载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授权,谢谢理解与合作。
太阳和地球谁先诞生呢?
太阳和地球一样是同时诞生于一次宇宙星系大爆炸,而没有先后。
因为所有的星球都是在那次宇宙星系大爆炸中产生 ,这是宇宙银河系的规律与现实。星系从收缩到爆炸这是所有星球共同的命运。
没有那个星球能够例外。
那么太阳是一个炙热的高温星球,而地球不是,这么大的差别怎么会诞生于同一个时间呢?
地球在宇宙大爆炸时,也是一个小太阳,和太阳一样,这个我们可以剝掉地球的皮看看地球内部炙热的岩浆就能够恍然大悟。
为什么地球外壳会冷却,而太阳不会呢?
我们知道一桶热水和一滴热水谁冷却的快呢?显然是一滴热水冷却的快!
这就是太阳和地球的比例。
极寒的太空能够把冷传递给地球,使地球冷却,那么也可以把冷传递给太阳叫太阳表面也冷却,那为什么太阳没有冷却呢?
我们知道,太空的冷只能传递到地球的表面,而使表面冷却,而这个表面又隔离了冷的传递,而使地球内部仍然处于高温溶岩状态。
那么太阳有没有这层隔离层呢?
有!
太阳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炙热的气云,而炙热的气云阻隔了冷的传递,而不使太阳冷却的太快。
但是终究有一天会冷却的。
这就是太阳到了衰老期。
当然地球也会衰老。
但是星系的重造,又会重新开始!
星系缓慢的收宿,收缩到一个极限,爆炸就开始了,炙热的岩浆四面八方的喷射出去,产生新的星球,宇宙又重新开始!
太阳的年纪应该比地球小一点的,当然这个也得看标准,看你怎么认定和计算,不过地球年纪大于太阳的可能极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地球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成分都不是来源于太阳的,太阳最初就是氢气团,没有可能形成地球的大部分重元素的,地球的大部分重元素是比太阳早的多的恒星的产物,这些比太阳早的多的恒星经过核聚变生成的许多重元素,至今太阳还没有生成呢!地球的最早地核可能是游荡于宇宙的其他恒星爆发以后形成的固体石头,被太阳捕获以后,围绕太阳旋转,其他星际空间的游荡的固体块体不断被吸附形成了地球,所以大家应该明白地核的形成是远早于太阳的,但是地球的其他结构例如地幔和地壳可能比太阳晚,地幔结构也可能比太阳早,这个得看具体情况。
如果现代人们能够检测出地核由什么组成的,就可以搞清楚地球最早是由什么过程形成的,如果是由黄金这样的金属形成的地核,地球就是有可能由中子星碰撞形成的金属核不断吸引其他物资形成的,但是如果地核是铁核,它就是由超新星爆发形成的。
谢谢邀请。
首先你得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经过现代科学证明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基本上都是在都是在星云中。逐渐演化生成的。
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形成的前期,宇宙空间基本星云和尘埃。如果没有伟大的万有引力,这一片一片的尘埃和星际气体可能永远的漂浮在宇宙中。
可是引力就像一个个无形的手,把这些气体和尘埃掌控在手心,然后在手里不停的把玩,就像不停的揉的核桃一样。大部分气体星云形成了恒星,尘埃生成了固体岩质状的行星。
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根据科学家探测的同位素衰变周期推算,大约都要几十亿年。
其实太阳和行星都是中国宇宙诞生之初同时存在的。只是他们是不同的物质成分,在引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星际物质。
至于地球是不是被捕获得,这个可能性不大,行星基本都是和所在的恒星系同时在同一片星云尘埃产生的。
当然也会存在个别行星是被捕获的,比如两个不同的恒星系由于某种原因相互碰撞,一个行星被另一个恒星系捕获。这种情况在宇宙中肯定会有的。
宇宙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无数可能性。因为宇宙太广袤。
如果说地球比太阳年龄大,这是需要科学依据的,目前好像没有听说过。
太阳和地球形成的那会人类不在现场,这点令人感到非常的遗憾。所以一切关于太阳和地球的起源问题只能靠我们去推测了。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地球是太阳捕获的星球,是个“外来户”;也没有证据说地球的年龄要大于太阳的。
图示:太阳和地球
虽然太阳系形成的时候,科学家也不在现场。但是科学家根据太阳系形成后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还原出了太阳系的形成过程。现在最受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太阳系起源于星云。大约在46亿年前,太阳系所在的位置还没有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太阳和行星等天体,那里只有一片虚无缥缈的星云。科学家把这片星云叫做太阳星云。
图示:太阳系的形成
某一天,这片星云开始转动起来,星云内部的物质开始向中心坍缩,最终太阳在星云的中心形成了。年轻的太阳形成的几百万年以后,在太阳的周围的那些残留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开始相互吸引,逐渐形成了尘埃物质。这些尘埃物质又相互聚集,体积越来越大,形成了太阳系中最早的岩石。这些岩石相互碰撞不断结合,最终形成了太阳系中包括地球在内的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图示:太阳系形成初期
这就是科学家还原出的太阳和地球形成的过程。根据星云说,地球形成的时间是晚于太阳形成的时间的。并且和地球同期形成的还有水星、金星和火星。它们也是太阳系内的行星。因此,如果我们说地球是太阳捕获的“外来户”,那么这三颗星球是如何而来的呢?也是太阳捕获的吗?很显然这种说法讲不通的。而且通过对地球最古来的岩石证据表明地球起源于大约45.5亿年前,略晚于太阳形成的时间。
图示:早期地球形成的过程
其实,我认为还有一个证据表明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它星球是同一起源而不是被太阳捕获的“外来户”,那就是水。水几乎存在于太阳系的所有天体中,从内侧的水星一直到太阳系外侧的柯伊伯带,可以说水是无处不在的。这不正说明了太阳系的所有天体起源于同一片星云物质吗?
因此,地球根本就不是太阳捕获的星球。它就是太阳系中一颗“土生土长”的行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阳地球多少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阳地球多少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